关于我们
杨大俊博士是亚盛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同时兼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及博导、中国药促会研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产业兼职研究员等职位。杨博士专注肿瘤学、细胞凋亡机理与新药研发近30年。他于2009年共同创办亚盛医药,并在新药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将多项具有全球范围内“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类潜力原创新药推进到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多地临床开发阶段,还成功推动中国首个第三代BCR-ABL抑制剂耐立克®上市并获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填补了国内临床空白。杨大俊博士先后承担国家“863”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近10项。他带领团队获得江苏省及苏州重大创新团队、首届江苏省创新争先团队奖、2022年度苏州魅力科技团队等多项殊荣,并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第十四届健康中国论坛“十大医药产业人物”奖、独墅湖杯“最具影响力药物研发领军人物奖”等多项奖项,在原创新药研发领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杨博士还曾担任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hinese Bio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CBA)第八任会长(2005-2006)。
翟一帆博士现任亚盛医药首席医学官,在癌症研究和新药研发方面拥有近30年的经验,在她的带领下,亚盛医药已成功将9个1类新药推进到临床开发阶段,目前公司正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开展40多项临床试验,并成功将耐立克®推向上市,为中国首个第三代BCR-ABL抑制剂。
此前,翟一帆博士先后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国立卫生研究院(NCI/NIH)、美国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HGS,现为GSK)、拜耳制药(Bayer)及Exelixis(NASDAQ: EXEL)从事原创新药研究近30年,在病理学、药理和毒理学以及临床医学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科研和实战经验。她是世界首例肿瘤疫苗Ad2MART1和Ad2GP100的发明者和制造者之一,并在拜耳工作期间作为专利共同发明人联合研制了索拉非尼(Sorafenib,NEXAVAR®)。
翟一帆博士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50余项。于2012年入选为广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3年入选为广东省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2020年入选福布斯中国2020“中国科技女性榜”。她还曾任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第十二任会长(2009一2010)。
Jeff Kmetz先生为亚盛医药首席商务拓展官,拥有超过25年的全球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经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Kmetz先生在市场营销和商务发展领域担任高管。加入亚盛医药之前,他作为Pulse Biosciences的首席商务官,负责公司纳米脉冲技术在肿瘤领域的开发。在此之前,Kmetz先生曾负责Pharmacyclics的商务开发及营销工作,他主导了BTK抑制剂Imbruvica®(依鲁替尼)的商业化与生命周期管理战略的制定及实施,并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一重磅产品促使该公司在2015年被 AbbVie(艾伯维)以210亿美元收购。在此之前,Kmetz先生曾担任Alexion的美国血液营销总监,并领导了多项销售和营销市场计划。在Alexion之前,Kmetz先生曾担任拜耳的血液学业务部负责人,管理其血液学品牌。Kmetz先生拥有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士学位。
Thomas J. Knapp先生为亚盛医药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拥有超过39年的法律法规及合规经验,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Thomas先生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获得政治学与商学学士学位,并在洛约拉大学法学院(Loyola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在加入亚盛医药之前,Knapp先生担任Galena Biopharma 的总法律顾问兼公司董秘,负责公司全球法律事务、诉讼、公司治理和合规以及知识产权事务,该公司是一家上市制药公司,并于2017年与Sellas Life Sciences Group合并。在此之前, 他曾担任Sucampo Pharmaceuticals的执行副总裁、首席法务官及公司董秘。在他早期职业生涯中,Knapp先生曾担任NorthWestern Corporation的副总裁、法律总顾问及公司董秘,曾在Paul Hastings 担任律师,并曾在波音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 & Santa Fe铁路公司陆续担任过多项法务管理职务。
傅崇东博士现任亚盛医药SVP & CMC负责人,负责药学开发、药品生产和供应链管理工作。在复旦大学获药剂学博士学位,第二军医大学获本科和硕士学位,具有近30年创新药和仿制药的研发与生产经验,是2017年度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
在加入亚盛医药之前,傅博士在和黄医药(上海)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兼任和黄医药(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参与了多个抗肿瘤创新药的研究开发,从处方工艺研究到技术转移和工艺验证,从临床供药到商业化生产,并负责临床和商业化的供应链工作,帮助三个抗肿瘤创新药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并上市,包括呋喹替尼、索凡替尼和赛沃替尼。傅博士全程参与了和黄医药苏州生产基地的筹建、设计和运营管理,并完成两个商业化品种的落地、现场PAI核查、GMP检查和商业化供药,同时参与了和黄医药上海生产基地的设计工作。此前,傅博士曾在盟科医药和方达医药分别担任CMC总监和制剂总监,在香港澳美制药担任研发经理,协助多个创新药和仿制药获批上市,具有丰富的药学研发经验、项目管理经验和GMP生产运营经验。
杨大俊博士是亚盛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同时兼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及博导、中国药促会研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产业兼职研究员等职位。杨博士专注肿瘤学、细胞凋亡机理与新药研发近30年。他于2009年共同创办亚盛医药,并在新药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将多项具有全球范围内“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类潜力原创新药推进到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多地临床开发阶段,还成功推动中国首个第三代BCR-ABL抑制剂耐立克®上市并获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填补了国内临床空白。杨大俊博士先后承担国家“863”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近10项。他带领团队获得江苏省及苏州重大创新团队、首届江苏省创新争先团队奖、2022年度苏州魅力科技团队等多项殊荣,并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第十四届健康中国论坛“十大医药产业人物”奖、独墅湖杯“最具影响力药物研发领军人物奖”等多项奖项,在原创新药研发领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杨博士还曾担任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hinese Bio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CBA)第八任会长(2005-2006)。
翟一帆博士现任亚盛医药首席医学官,在癌症研究和新药研发方面拥有近30年的经验,在她的带领下,亚盛医药已成功将9个1类新药推进到临床开发阶段,目前公司正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开展40多项临床试验,并成功将耐立克®推向上市,为中国首个第三代BCR-ABL抑制剂。
此前,翟一帆博士先后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国立卫生研究院(NCI/NIH)、美国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HGS,现为GSK)、拜耳制药(Bayer)及Exelixis(NASDAQ: EXEL)从事原创新药研究近30年,在病理学、药理和毒理学以及临床医学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科研和实战经验。她是世界首例肿瘤疫苗Ad2MART1和Ad2GP100的发明者和制造者之一,并在拜耳工作期间作为专利共同发明人联合研制了索拉非尼(Sorafenib,NEXAVAR®)。
翟一帆博士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50余项。于2012年入选为广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3年入选为广东省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2020年入选福布斯中国2020“中国科技女性榜”。她还曾任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第十二任会长(2009一2010)。
Jeff Kmetz先生为亚盛医药首席商务拓展官,拥有超过25年的全球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经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Kmetz先生在市场营销和商务发展领域担任高管。加入亚盛医药之前,他作为Pulse Biosciences的首席商务官,负责公司纳米脉冲技术在肿瘤领域的开发。在此之前,Kmetz先生曾负责Pharmacyclics的商务开发及营销工作,他主导了BTK抑制剂Imbruvica®(依鲁替尼)的商业化与生命周期管理战略的制定及实施,并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一重磅产品促使该公司在2015年被 AbbVie(艾伯维)以210亿美元收购。在此之前,Kmetz先生曾担任Alexion的美国血液营销总监,并领导了多项销售和营销市场计划。在Alexion之前,Kmetz先生曾担任拜耳的血液学业务部负责人,管理其血液学品牌。Kmetz先生拥有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士学位。
Thomas J. Knapp先生为亚盛医药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拥有超过39年的法律法规及合规经验,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Thomas先生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获得政治学与商学学士学位,并在洛约拉大学法学院(Loyola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在加入亚盛医药之前,Knapp先生担任Galena Biopharma 的总法律顾问兼公司董秘,负责公司全球法律事务、诉讼、公司治理和合规以及知识产权事务,该公司是一家上市制药公司,并于2017年与Sellas Life Sciences Group合并。在此之前, 他曾担任Sucampo Pharmaceuticals的执行副总裁、首席法务官及公司董秘。在他早期职业生涯中,Knapp先生曾担任NorthWestern Corporation的副总裁、法律总顾问及公司董秘,曾在Paul Hastings 担任律师,并曾在波音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 & Santa Fe铁路公司陆续担任过多项法务管理职务。
傅崇东博士现任亚盛医药SVP & CMC负责人,负责药学开发、药品生产和供应链管理工作。在复旦大学获药剂学博士学位,第二军医大学获本科和硕士学位,具有近30年创新药和仿制药的研发与生产经验,是2017年度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
在加入亚盛医药之前,傅博士在和黄医药(上海)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兼任和黄医药(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参与了多个抗肿瘤创新药的研究开发,从处方工艺研究到技术转移和工艺验证,从临床供药到商业化生产,并负责临床和商业化的供应链工作,帮助三个抗肿瘤创新药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并上市,包括呋喹替尼、索凡替尼和赛沃替尼。傅博士全程参与了和黄医药苏州生产基地的筹建、设计和运营管理,并完成两个商业化品种的落地、现场PAI核查、GMP检查和商业化供药,同时参与了和黄医药上海生产基地的设计工作。此前,傅博士曾在盟科医药和方达医药分别担任CMC总监和制剂总监,在香港澳美制药担任研发经理,协助多个创新药和仿制药获批上市,具有丰富的药学研发经验、项目管理经验和GMP生产运营经验。
杨大俊博士是亚盛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同时兼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及博导、中国药促会研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产业兼职研究员等职位。杨博士专注肿瘤学、细胞凋亡机理与新药研发近30年。他于2009年共同创办亚盛医药,并在新药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将多项具有全球范围内“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类潜力原创新药推进到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多地临床开发阶段,还成功推动中国首个第三代BCR-ABL抑制剂耐立克®上市并获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填补了国内临床空白。杨大俊博士先后承担国家“863”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近10项。他带领团队获得江苏省及苏州重大创新团队、首届江苏省创新争先团队奖、2022年度苏州魅力科技团队等多项殊荣,并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第十四届健康中国论坛“十大医药产业人物”奖、独墅湖杯“最具影响力药物研发领军人物奖”等多项奖项,在原创新药研发领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杨博士还曾担任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hinese Bio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CBA)第八任会长(2005-2006)。
王少萌博士是亚盛医药共同创始人、非执行董事兼首席科学顾问,为亚盛医药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国际知名的华人科学家,王少萌博士于2001 年7 月获任密西根大学的终身教授,目前担任密西根大学医学教授、内科教授、药理学教授、药学院药物化学教授。2014年,密西根大学授予他年度密西根杰出创新者奖。
王少萌博士在药物化学领域,特别是在用于癌症治疗的新型小分子疗法的发现和发展方面拥有极高成就。他于2012-2020年担任国际知名期刊美国《药物化学杂志》联合主编,于2014年当选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NAI Fellow),并于2019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
吕大忠博士,工商管理硕士,在投资和顾问业务方面拥有超过18年的经验。 他是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该公司是一家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吕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叶长青先生,专业会计、财务咨询及投资方面有逾25年经验。叶先生于1992年取得华中理工大学新闻学士学位,及于1999年11月获得英国华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自1994年12月起为中国注册会计师。
任为先生有超过15年的在岸和离岸证券发行,与中国相关的并购和外国投资的法律经验。他是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自 2003 年以来一直在该公司工作。任先生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和法学的学士学位,他有中国律师资格证书。
Sidransky博士在生物医药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以应用生物标志物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研究闻名,2001年被《时代》杂志评为美国最优秀的医生及科学家之一。Sidransky博士现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头颈癌研究部主任、耳鼻喉科-头颈外科教授、细胞和分子医学教授、泌尿外科和遗传学教授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肿瘤学中心的肿瘤学教授。同时,Sidransky博士是包括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国家科学顾问委员会在内的多家机构的现任成员。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550余篇文章,45章书籍和评论,并拥有28项专利发明,是世界上被临床和医学期刊引用最多的研究人员之一。
Sidransky博士拥有多年的行业积累,在致力科研之余,还同时具备运营、管理及投资方面的丰富经验。他是多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创始人,其中包括Champions Oncology(Nasdaq; CSBR)等。他曾担任ImClone Systems Inc.(一家致力于促进肿瘤护理的全球生物制药公司)的副董事长,该公司后被礼来收购。Sidransky博士还为以色列生物技术基金(Israel Biotech Fund)的联合创始人兼执行合伙人。此外,Sidransky博士拥有丰富的董事会经验,曾担任Galmed Pharmaceuticals(Nasdaq:GLMD)、Orgenesis(Nasdaq:ORGS)、Advaxis(NASDAQ:ADXS)以及Ayala(Nasdaq:AYLA)的董事会成员。
Marina S. Bozilenko女士现为Biothea Pharma, Inc.总裁、首席执行官及董事。彼亦于Talphera, Inc.(纳斯达克:TLPH)担任独立董事。于彼担任的过往职务中,Bozilenko女士曾自2010年至2021年担任William Blair & Co. LLC的董事总经理,并自2003年至2008年担任Bear, Stearns & Co., Inc.的高级董事总经理。彼亦于2000年至2003年担任Banc of America Securities LLC的董事总经理。此外,Bozilenko女士自1988年至1999年于Vector Securities International, Inc.担任多个职位,包括董事总经理兼西海岸主管。彼亦曾自1999年至2000年于Prudential Vector Healthcare Group担任高级董事总经理。Bozilenko女士自2008年至2010年于私募股权公司Kidd & Co. LLC担任主管。彼曾自2010年至2020年于OlemaPharmaceuticals, Inc.(纳斯达克:OLMA)担任董事,及自2021年至2024年于SynAct Pharma AB(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 SYNACT)担任董事。
Bozilenko女士分别于1986年及1987年于芝加哥大学取得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及社会科学硕士学位。
Debra Yu博士目前担任Panacea Venture的首席运营官兼合伙人。彼亦担任MeiraGTx Holdings PLC(纳斯达克:MGTX)的董事会成员及药明巨诺(开曼)有限公司(一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公司(股份代号:2126))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彼自2019年至2022年担任联拓生物(纳斯达克:LIAN)的总裁,最初于2019年至2021年担任首席商务官,并随后于2021年至2022年担任首席策略官。彼于2016年至2019年在China Renaissance Securities (U.S.)担任董事总经理兼跨境医疗投资银行部主管。自2009年起,彼于2009年至2016年担任Labrador Advisors,LLC董事总经理,负责为多宗跨境合作及许可交易提供咨询。更早之前,彼于2008年至2009年担任WuXi AppTec, Inc.副总裁兼战略主管,并于2004年至2008年担任辉瑞公司风险投资团队及全球业务发展组织的高级总监及团队负责人。彼于1995年至1998年担任Delphi Ventures的普通合伙人,于1998年至2001年担任Bay City Capital的董事总经理。彼于1992年至1995年在McKinsey & Co.任职,并于1987年至1988年在摩根士丹利任职。
彼于1986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分子生物学高级荣誉学士学位并于1992年获得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医学博士学位。
王少萌博士是亚盛医药共同创始人、首席科学顾问,为亚盛医药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国际知名的华人科学家,王少萌博士于2001 年7 月获任密西根大学的终身教授,目前担任密西根大学医学教授、内科教授、药理学教授、药学院药物化学教授。2014年,密西根大学授予他年度密西根杰出创新者奖。
王少萌博士在药物化学领域,特别是在用于癌症治疗的新型小分子疗法的发现和发展方面拥有极高成就。他于2012-2020年担任国际知名期刊美国《药物化学杂志》联合主编,于2014年当选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NAI Fellow),并于2019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
Allen S. Lichter博士是肿瘤学领域的杰出领导者,曾于2006 年至2016 年担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 及ASCO Conquer Cancer Foundation 的首席执行官。他自1980 年以来一直是ASCO的成员,并在该会担任过许多重要职位,包括CancerLinQ-ASCO健康信息技术平台的主席和董事会创始主席。在ASCO任职之前,Lichter 博士是密西根大学医学院院长(1998 年至2006 年)和放射肿瘤学主席和教授(1984 年至1998 年)。他亦在密西根大学综合癌症中心担任乳腺肿瘤学项目主任(1984 年至1991 年),并且是第一位担任放射肿瘤学的Isadore Lampe 教授、杰出主席以及放射肿瘤学Newman Family 教授。在其事业早期阶段,Lichter 博士担任国家癌症研究所放射肿瘤科放射治疗科主任。Lichter 博士对三维治疗计划的研究和开发获得美国放射肿瘤学会的金奖,他亦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当选成员。
Paul A. Bunn博士是丹佛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肺癌研究的James Dudley 主席,亦是科罗拉多大学癌症中心的创始主任。他在肿瘤学研究方面拥有30 多年经验,他在肺癌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确定预后和治疗选择的生物标记方面)有助治疗疾病。在其职业生涯中,Bunn 博士一直担任ASCO、IASLC和AACI 的主席、美国食品及药物监督管理局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主席和IASLC执行主任。他曾撰写多篇文章、书籍章节、评论及社论,以及许多国家和地方治疗试验以及享有盛誉的肺癌SPORE 资助的首席研究员。
Arul Chinnaiyan博士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S.P. Hicks Endowed 教授、病理学和泌尿外科教授,以及综合癌症中心和生物信息学项目的成员。他是一名经过委员会认证的临床病理学家,目前担任病理学研究信息部主任和癌症生物信息学主任。他在研究癌症的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方面的开创性研究验证了前列腺癌的几种重要生物标记,并有助重新定义前列腺和其他常见上皮癌的分子基础。Chinnaiyan 博士获得多个著名奖项,包括由密西根大学医学院院长办公室颁发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和AMGEN杰出研究员奖,亦是美国临床调查协会和美国医学协会的当选成员。
Jedd D. Wolchok博士是威尔 · 康奈尔医学院桑德拉和爱德华 · 迈耶癌症中心主任。Wolchok博士是黑色素瘤方向的肿瘤学专家,擅长免疫治疗和癌症疫苗应用。他的贡献促使ipilimumab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他是多项临床试验的首席研究员。 Wolchok博士撰写了大量关于DNA疫苗,细胞因子生物学和黑色素瘤临床护理的文章。 Wolchok博士因在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和成果而享誉世界。
他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及荣誉,包括2010年黑色素瘤研究基金会人道主义奖,2012年黑色素瘤国际基金会年度最佳医生奖,2014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纪念Richard and Hinda Rosenthal奖,2016年纽约大学医学院颁发的Solomon A. Berson Medical 临床转化科学校友成就奖,并在2013到2020年连续被卡思克鲁力医疗集团纽约杂志评为顶级医生。
Asher A. Chanan-Khan博士是梅奥医学院学院的内科和肿瘤学教授。他与临床和研究团队密切合作,致力于推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和多发性骨髓瘤(MM)等领域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Chanan-Khan博士始终针对早期临床前靶点验证和早期临床试验药物评估等领域,进行新型治疗药物(疾病治疗与治愈方面)的开发和实验室扩展研究。
Chanan-Khan博士积极参与了免疫调节药物(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及其类似物)在CLL和MM中的开发。在CLL领域,他因引入了来那度胺(Lenalidomide)并奠定新疗法而广受赞誉。此外,他还积极通过I期和II期临床试验开发其他具有潜力的药物。直至目前,在MM方面,他参与了各种疗法(单药或联合治疗)的开发,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卡非佐米【Carfilzomib】)以及新型单克隆抗体。
值得一提的是,Chanan-Khan博士担任了多个相关疾病的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或联合主要研究者,并且已经撰写了超过200篇与CLL和MM相关的出版物。此外,他还任职于梅奥医学科学院多个高层领导岗位。
Hagop M. Kantarjian教授是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白血病系的教授和主席,也是该校癌症药物专业的“三星荣誉主任”(Samsung Distinguished Leukemia Chair)。此外,他还是莱斯大学贝克研究所(Rice University Baker Insitute)非常驻健康政策研究员。
Kantarjian教授曾荣获多个荣誉和奖项,包括第37届Jeffrey A Gottlieb纪念奖(2012年)、John Mendelsohn终身科学成就奖(2008年)、Joseph H. Burchenal纪念奖(2013年)和Charles A. LeMaistre、癌症突出成就奖(2014年),以及美国顶尖医生Castle Connolly Medical(2003至今)。他还被评选为Castle Connolly全国终身成就奖的最高荣誉医师(2014年)和ASCO David A. Karnofsky纪念奖,以表彰他对白血病研究和患者护理的终身贡献(2023年)。
Kantarjian教授着重于白血病的临床转化研究。在过去的四十年中,他在该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包括改善了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通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博舒替尼等药物将患者10年生存率从20%提高至到90%),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领域,他使用HPER-CVAD方案及其衍生物,将疾病治愈率从20%提高到60%以上。此外他还发现了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地西他滨(Decitabine)和治疗白血病的克罗拉滨(Clofarabine)等药物。他的研究为获FDA批准的20多款白血病药物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他发表了超过2000篇经同行评议的著作。